在江苏常熟高新区,一座投资上亿美元的高端制造工厂,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在工厂屋顶上,大片光伏发电板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最高可支持整座工厂50%的用电量,还有雨水收集系统、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等,都传达着全球泵业巨头格兰富的浓厚期待——在中国,率先打造以绿色低碳为理念的未来工厂。
绿色发展大潮下,全球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孕育出众多产业机会。“如何为这场全球性变革做出贡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中国市场充满了多样性和潜力,政府提出的‘双碳’战略也与我们企业的长远目标不谋而合,期待共同创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在格兰富丹麦总部,集团副总裁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对记者说。
双增长“三板斧”
数据显示,世界上40%的碳排放来自现有建筑。其中,水泵又是隐形的消耗大户。
当绿色低碳之风吹向各行各业,水泵这一传统行业,如何为全社会层面的减碳目标做出努力?在丹麦当地的采访中,多名从业人士表达了同样的想法: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相悖,路子走对了,就会是一门好生意。
在丹麦的出口中,绿色技术出口已经占到了近10%,格兰富的业绩表现也说明了这点。就在去年,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4.2%、达到创纪录的46亿欧元。同时,集团自身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减少9%、用水量同比减少7%。
双增长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绿色“三板斧”——提高产品能效和创新数字解决方案、提高企业自身运营的能效、拓展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在格兰富丹麦总部,陈列着各类产品。
水泵这一曾经传统的行业,一大痛点就是运行“盲盒”,难以透明化监控能耗,节能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出发,格兰富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产品升级以节约能耗。
比如,研发人员集控制器、变频器和人机界面等于一体,以数字集成变频电机,实现更为灵活自主的调控,甚至通过实时可视化的数据,了解水泵系统的运行情况,并给出更多节能建议。
水泵系统不需要24小时开启,某个时间段有需要,就可以自动匹配相应的功率,或者捕捉到需求信号后,在最节能的状态下去运行。
据集团气候总监托马斯·施罗德介绍,去年格兰富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共有9名核心成员,分别代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协调和更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议程。“他们会定期调研全球工厂的运营情况,挖掘更多优化能源数据的机会。气候变化作为KPI指标与管理层薪水直接挂钩,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工作人员展示产品核心部件。
根据测算,格兰富仅有1%的碳排放源于自身运营,剩下的99%都产生于终端用户。这就意味着,推进价值链去碳化,需要涉及行业全链条的努力,而非“一人之功”。
为此,格兰富投入了专门力量,帮助终端客户优化解决方案,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去年,集团还设立了1.34亿丹麦克朗的资金池,支持气候保护相关的各类举措,比如与目标一致的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研发绿色减碳产品等等。
“可持续发展根植于所有业务的核心,支撑着我们的一切行动。” 托马斯·施罗德总结。
“双碳”战略东风吹来
据远期规划,格兰富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更近一些的目标是,以2020年为基准,到2030年将企业自身运营产生的碳排放减少50%,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减少25%,总数值大约为3000万吨,比丹麦一个国家所提出的2500万吨还要多。
既要绿色也要发展,双重愿景下,作为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企业,就需要联合来自各方的志同道合者。
中国是集团除欧洲外最重要的单体市场之一,自领导层做出“到中国去,越快越好”的决定以来,近30年时间内参与了中国尊、鸟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众多知名项目,在华销售额增长约300倍。
当前,吹起“双碳”战略东风的中国,孕育出多元的产业机会,丹麦政企界都已嗅到了这股气息。由当地政府以及商业协会联合创立的绿色国度组织,每年都会接待约2000名国外政府、商业等各界人士。
“去年的175个代表团中,有33个来自中国,他们很关注水处理、能源效率、区域供暖还有宜居城市这些议题。”绿色国度执行董事费恩·莫滕森告诉记者。
在去年的进博会上,阿斯特丽德·弗里斯跨越九千公里,从丹麦总部来到现场,参加论坛时,听到讨论最多的议题就是“绿色转型”。这也让她明显感受到,在向2060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不管是从产品行业标准制定,还是客户需求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年3月投用的常熟工厂因此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这是丹麦近10年来最大的海外单体投资项目,也是集团持续加码中国、打造未来工厂的典型案例。
常熟工厂是丹麦近10年来最大的海外单体投资项目。
它按照绿色低碳要求设计、建设,光伏设备可以满足工厂一半电力需求,产生的废水可全部回收再利用,还设置了雨水回收系统等等。预计可实现年产量7.5万台水泵系统,解决就业岗位约450人。这里生产的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将走出中国,走向亚太、欧美和其他区域。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仍然很有吸引力。在这里,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存量建筑改造、汽车制造业节能转型等日渐兴起的新领域,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多样性和潜力。”阿斯特丽德·弗里斯希望,通过打造包括常熟工厂在内等标杆项目,把经验向外输出,携手合作共同实现绿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