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温岭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以非凡的姿态,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值此两会之际,温岭发布特别报道——《经济大镇挑大梁》,带您深入探访温岭那些矗立在经济发展浪潮之巅的经济大镇。从繁华的工业重镇到蓬勃兴起的商贸新城,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到产业升级的示范高地,每一处都闪耀着智慧与汗水的光芒,每一镇都承载着温岭经济腾飞的梦想与希望。
大溪篇
2024年,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连续第3年获评优秀,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6亿元、增长12%,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突破31亿元、增长40%,成功打造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精品工程,为台州市唯一……作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浙江省“百亿级”工业强镇,大溪镇产业升级蹄疾步稳的秘诀是什么?
“创”领前路 自主研发启新程
从“水泵之乡”到“中国泵谷”,工业经济是支撑大溪发展的永恒主题。大溪镇一直把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路径,沿着链式聚合、集群发展路线,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去年,大溪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4.2%,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4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8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7%。
“抓科技创新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是大溪企业的共识。注重研发创新,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大溪企业发展的“金钥匙”。
正立电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和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产值增速达40%,今年更是订单爆满,排到了7月。
豪贝泵业专注于生产中高档水泵和电机,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拥有专利60多项,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产值达6.08亿元、增速达47%,今年订单排到了5月后。
爱科赛科技面向泵与电机企业进行关键核心器件的研发,已经拥有70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靠新产品“打天下”,2024年产值增速达44.4%。
陆霸机电专注于新能源泵赛道,提升全产业链品质,其太阳能深井泵扬程有了突破性提高,转速能稳定在6000转,全球少见。2024年产值增速达54%。
创新发展并非大型企业的专属舞台,众多中小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到创新的力量。大溪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122家,创新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
“筑”就优势 配套建设促集聚
大溪镇精准聚焦“以产业集聚促进经济腾飞”的核心战略,依托资源整合、协同共进模式,全力攀登区域经济跨越发展“高峰之巅”。去年,竣工企业技改项目3个,投产工业园区4个,实现工业供地235亩。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级小微园、4个市级小微园。千亩泵业智造园区加快开发,一期3个产业项目主体完工,二期A区8个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千亩沿104桐方线配套产业带低效改造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山市-白塔低效用地改造项目完成拆除,殿下、双塘一期等低效用地改造项目先后开工。
在园区扩容升级过程中,大溪镇精准锚定“以路网建设畅通产业发展脉络”的重要方向,秉持科学规划、高效推进理念,全力铺就交通路网的便捷通途,3条北部新城配套道路顺利贯通,“两高”联络线建成通车,S204、甬台温高速扩容改建、温玉铁路、华盛路北延等重点交通工程政策处理有序推进,方山大道北延、东瓯路、环城北路西段、兴潘路西延正式投用。物流运输更加便捷,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大溪镇树立“以为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遵循主动作为、高效协同的原则,全力开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速通道”。在大溪镇后瓦屿村,钱涛泵业占地面积24.4亩的年产50万台水泵技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相关的审批程序由大溪镇发展服务办“全程代办”。去年,大溪精准对接服务企业864家次,解决企业诉求48个。
“泵”向未来 招商引才增后劲
大溪镇精准锚定“以招商引资厚植发展动能”的核心任务,秉持互利共赢、招大引强理念,全力铺就镇域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赛道”。
有力强化政府侧“链长”与企业侧“链主”双向联动,全年累计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累计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6个,6个项目在第三届岭商大会上亮相签约,总投资额达6.2亿元。
持续推动在外溪商项目回投、人才回乡、资金回流,古茗总部回归仓储、枪宝等项目顺利投产,其中古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1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全省茶饮行业第一股。
加速打造全链式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各类高端优质人才项目纷至沓来,孵化空间达5.4万平方米的泵与电机科创孵化园加速建设,9.5万平方米的翁岙工业创业园竣工投用,5.5万平方米的曹岙才创园即将完工。
大溪镇牢牢把握“以人才汇聚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广纳贤才、培育本土人才方针,奋力开启人才引领小城市蜕变“腾飞之路”。去年,与企业有效对接人才11人次,申报国家人才计划人才6人、台州市“500精英”人才5人,新增“曙光工匠”4人,新认定高技能人才220人,新引育大学生742人。大溪企业也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始终将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紧密结合。普轩特泵业与江苏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联手研发车载消防泵,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产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