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民用泵与屏蔽泵制造”,
这是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的自我介绍。
走进企业,
“全心全意做好泵”的标语挂在大厅,
这不仅是墙上的醒目文字,
也是深植企业的精神信条。

今年,
大元泵业迎来35岁生日。
多年来,它以持续求变的姿态,
在泵业领域书写着
从本土起步到领跑行业的成长故事。
产品变:
以用户需求为锚点的产品突围
大元泵业的变,最先体现在产品上。一台普通的抽水泵被注入了巧思,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传统抽水泵的升级中,大元泵业跳出“功能思维”,转向“场景思维”:
针对农户野外抽水的电源难题
研发出适配电动车接口的便携式水泵,让田间灌溉实现“随地取水”
留意到城市家庭对安静家居环境的需求
推出运行时无声的智能水泵,让实用与舒适兼得

大元泵业最新研发的智能永磁屏蔽式增压泵,更是把用户需求摸了个透。可视化面板轻轻一按,水压状态一目了然;手机远程操控,在外面也能开关水泵;超静音设计,完全不影响生活。这些贴心设计,精准戳中用户日常使用的需求。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大元泵业的发展正是源于对行业需求的洞察。”大元泵业董事长助理张又文说,公司经常定期跑市场、访用户,收集最真实的反馈,确保每一次产品迭代都踩准市场需求的节拍。
这份敏锐的洞察力,同样体现在新兴产品的迭代升级。今年上半年,大元泵业液冷泵板块表现亮眼,传统制冷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时间拨回2022年,当时液冷技术还没成为行业热门,大元泵业就先人一步布局赛道。随着数据中心液冷散热需求爆发,大元前期的投入迎来了丰厚回报。
成绩的背后,是大元持续多年的研发深耕。“我们的每一次突破都不是盲目追风,而是基于技术积累的场景延伸。”自成立以来,大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去年、今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率分别达5.48%和6.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累计获得599项专利。

凭借持续创新积累的技术优势,大元不断地解锁高端新场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化工、航天工业等领域。“产品深度是决定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们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注重沉淀。”张又文说。
生产变:
数字技术重塑生产新范式
技术积累带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上,更渗透在大元泵业高效运转的生产线上。
走进大元泵业的工厂,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智能制造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赋能,使生产提质增效。”张又文说,从2023年开始,大元泵业便启动了数字化工厂的顶层规划,并于去年正式完成了整体搬迁,迈入了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
立体库里,32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轨道井然有序地作业,将产品装箱后平稳转运至传送带,全程数据自动记录。
生产线上,机械臂以毫秒级精度完成焊接、组装等动作;电机车间、定转子车间等数条生产线全域搭载数字孪生系统,现实中的设备运转、生产进度能实时在虚拟场景中同步映射,实现了全供应链信息互联互通。
以定子生产线为例,智能化改造让人力效能发生质变,过去一人只能照看一台机器,现在单人可同时管理4台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一系列智能化举措的成效立竿见影。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智能化转型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正逐步显现。“过去,财务人员需到车间人工盘点产品数据,耗时耗力且易出错;而数字化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后,一旦出现产品问题,通过后台即可快速追溯全流程,精准定位症结。”张又文说。
理念变:
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品牌”
如果说,技术为大元夯实了产品质量的根基,那么品牌战略则为其全球化征程点亮了领航灯。多年以来,大元的全球化故事大多始于产品,叙事的核心往往落在价格、供应链与速度上。现在,这个版图正在悄然换景:大元正在输出的,不再只是“可替代品”,而是一整套带有文化色彩的体验与认同。
尽管大元泵业的产品早已进入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已达到公司整体营收的40%,但在早期阶段,是以贴牌代工为主。这种模式虽能带来稳定的订单,却难以在国际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忠诚度。
“以前,我们卖的是代工厂的产能,现在要让世界记住大元制造。”近几年来,大元采取“全品类+全球化”战略,不仅追求产品出海,更致力于品牌出海。“我们必须从思维层面实现转型,立志成为一家真正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

销售模式的转变是品牌出海的先锋力量。依赖经销商的大元,致力于打造“产品+服务”的完整生态。“我们不仅仅销售产品,更从方案初期就与客户共同迭代优化,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每一款产品都配有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和详细的视频教程,让客户轻松上手;
专业的销售与技术团队从方案设计阶段就深度参与;
海外售后服务中心和仓储基地的建立,更让本地化服务触手可及。
如今,大元泵业连续多年保持10%的外销增长,并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树立良好口碑。

站在35周年的新起点,
从产品到品牌,
从制造到创造,
大元泵业正以更加开放的视野、
更坚定的创新步伐,
继续在“全球泵业领先品牌”的
道路上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