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秘书处联系方式战略合作伙伴返回主站页面

行业资讯/ Midwifery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产业观察丨工业热泵十五年发展历程:从节能技术到碳中和核心引擎
产业观察丨工业热泵十五年发展历程:从节能技术到碳中和核心引擎
发布时间: 2025-11-03

从2009年到2025年间,工业余热变废为宝,使得热泵技术正成为全球工业领域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这场悄然发生的技术革命已经让众多高耗能行业实现了节能降碳与经济利益的双赢。

2025年年中,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工业热泵发展白皮书(2025)》,这标志着工业热泵技术已经从一项辅助节能技术发展成为工业碳中和的核心解决方案。回顾2009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工业热泵经历了从简单热回收到复杂系统集成,从低温应用到超高温蒸汽供应的技术飞跃,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减排效益。

01#

回顾工业热泵发展的三大阶段

工业热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鲜明发展阶段。从2009年到2015年左右是技术萌芽期,这一时期的热泵技术主要解决基础温升需求,温度上限仅80℃,性能系数(COP)维持在2.5-3.0之间,2015年至2020年期间,工业热泵进入成长期,高温热泵(HTHP)成为技术主流,温度与能效实现双重突破。通过新型制冷剂与多级压缩技术,热泵输出温度突破100℃门槛。2020年至今,工业热泵技术进入创新期,超高温热泵成为核心方向。采用CO?跨临界循环与喷射增效技术,温度上限推至165℃-170℃

02#

技术突破:温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工业热泵技术最显著的技术进步体现在输出温度和能效水平的持续提升。日本通过研发二级压缩系统在90℃工况下COP达3.8,较单级系统提升22%。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自主研发了大温差冷热双供热泵、超高温直接蒸发式蒸汽热泵等核心技术,构建了以绿色电力为驱动的冷热汽耦合供能系统,该系统能同时供应4℃-20℃冷水、50℃-95℃热水及100℃-170℃饱和蒸汽,满足零碳工业园区多样化生产需求。制冷剂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工业热泵的发展。低GWP(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如R1234ze等逐步替代传统产品,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03#

应用领域:工业热泵渗透至多元化终端场景

工业热泵技术在多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且都呈现出显著的节能与减碳效果。

食品加工领域,热泵技术主要用于高温杀菌、干燥、发酵等环节。北海道某乳制品工厂采用高温热泵系统替代传统燃气锅炉,为鲜奶巴氏杀菌提供80℃稳定温度,节能率达40%,在奶业的食品加工中会看到台高温热泵机组在发挥着节能的作用,通过将冷凝器与蒸发器温差控制在25K以内,实现年平均COP 3.4,防腐蚀钛合金板换设计解决乳品加工结垢问题。

汽车制造业中,车企工厂涂装车间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热泵将废弃热能转化为生产用热水,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0吨。无独有偶也有车企工厂采用“热泵+蓄热”混合设计,利用70-80℃涂装烘干废气为热源,通过两级热泵将水温提升至95℃存储,智能控制系统使谷电利用率达78%,全年节省能源费用约600万元。

化工行业聚焦蒸汽回收与循环利用,化工企业在PTA生产中采用蒸汽再压缩技术(VRC),将0.3MPa低压蒸汽压缩至0.8MPa后回用,单条生产线年减碳15000吨

纺织行业也是热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某印染企业通过多级阶梯式余热回收系统,回收高温废水热量,年节约蒸汽费用963万元,投资回收期仅为1.5年。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多个有关热泵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在屠宰行业,山东某企业通过氨热泵回收制冷系统余热,替代天然气锅炉,运行成本降低54.2%,投资回收期2.3年,年减碳113.3吨

福建某屠宰企业采用多级热回收机组,制取65℃和95℃热水,替代外购蒸汽,年节约成本250.3万元,减碳3125吨。

在石化行业,山西某化工厂利用超级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减少蒸汽消耗52%,年减碳7329吨,投资回收期2年。浙江某磷化工厂采用空气源热泵蒸汽机,替代燃气锅炉,运行成本降低50%,年节约90万元。啤酒厂引入冷热双效热泵系统,实现热能精准供给与回收,年节约成本300多万元,减碳3840吨。

04#

政策支持:全球政府的推动力度

全球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工业热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纷纷出台支持政策。

日本环境省设定了2040年工业部门减排46%的目标,将热泵技术作为核心支撑手段,当前已将热泵项目补贴比例提高至50%,并放宽税收优惠条件。欧盟通过Repower EU计划投入3000亿欧元支持热泵部署,目标2030年安装量翻倍。德国、荷兰等国提供高额补贴,如德国热泵安装可获总成本30%-40%的基础补贴。中国多地也出台了补贴政策,如北京平谷区对空气源热泵最高补贴0.6万元/户,青岛推动工业微电网集成热泵等。

05#

未来前景: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百亿级

随着技术成本进一步下降、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工业热泵市场前景广阔。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热泵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8.7%。项目投资回收期持续缩短,从2010年的7-8年降至目前的3-5年,“环境友好型盈利”模式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并将成为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未来技术发展将聚焦三个维度:环保型系统,重点推广低GWP制冷剂、智能化升级,结合AI开发预测性维护技术,超高温突破,研发输出温度超200℃的混合循环装置。

关于协会帮助中心会员服务联系方式
  • 扫描关注协会微信